下利后更烦,按之心下濡者,为虚烦也,宜栀子豉汤。予观昔人之着,惟伤寒最详。
盖伤寒者,乃冬时感寒即病之名也。此章先分发汗、烧针、下之三条,误治后,立三方治法。
至于壮盛素热之人,或酒客辈,感邪之初,寒未变热,阴邪闭其伏热,阴凝于外,热蓄于内,故内烦而不得近衣,此所谓寒在皮肤热在骨髓,药用温凉必矣。此方分治阴经阳厥,与阳经阳厥不同者。
若小便自利,不发黄。大便结,加玄明粉。
盖此汤春可治温,夏宜治暑,秋能润肺。 夫今人治伤寒一二日间,不问属虚属实,便用桂枝汤之类以汗之。
惟执一说而不究大全,斯妙义当前而莫睹矣。太阳中风,下利呕逆,表解,乃可攻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