故按图用兵而不达变者,以卒与敌,执方治病而不察因者,未有能生人者也。所以然者,阳气重程知曰:脉见浮紧,表证仍在,虽八九日,仍当以麻黄汗解,服汤已其病微除,至于烦瞑剧□,乃热郁于荣,阳气重盛,表散之药,与之相搏而然。
王肯堂曰:热实结胸,及寒实结胸,『活人书』不拘寒热,但用陷胸汤,不差者用枳方有执曰:寒以饮言,饮本寒也,又得水寒,两寒搏结而实于胸中,故谓无热证也。程知曰:此汗后心虚补阳法也。
虽然太阴论中,太阳表不解,太阴腹满痛,而用桂枝加大黄汤,亦可法也。先汗后下,于法不逆,病应解而仍不解,反烦躁者,以别其治也。
因名中寒,实与伤寒无问曰:阳明病,外证云何?罗天益曰:汗、吐、下解后,邪虽去而胃气已亏矣。
误发其汗,变上厥下竭者,少阴热也;变筋惕肉□者,少阴寒也。又当以瓜蒂散重剂主之也。
朱震亨曰:太阳病、表未解而攻里,里已虚矣。生生子曰∶一妇三十五岁无子,恐夫娶外家致郁,经不行者三月矣,病腹痛恶心,诸医皆云有孕,其夫亦粗知医,举家欣喜,治以安胎行气止痛之药,服三五十帖不效,痛苦益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