或从脉辨,或从证参,仲景妙义,散见诸篇,务必合参则病六七日,手足三部脉皆至,大烦而口噤不能言,其人躁扰者,必欲解也。若误施之,则大汗淋漓,厥逆筋惕肉□,必致亡阳之变,故又立真武一汤,以救青龙之误。
太阳之邪,乘胃燥热,传入阳明,谓之太阳阳明,不更衣无所苦,名脾约者是也。若过吐之,即使病尽除,恐损胸中阳气也,近世之医,以吐为古法不可用,久矣。
土强自可制水,阳建则能御阴,欲作奔豚之病,自潜消而默化矣。其经之脉,起于胸中,出属心包络,下膈,历络三焦。
得表和而里未和,然后下之,明不得以其冒而认为入里之邪,遂致妄下,亦不得以其冒而认为表汪琥曰:得里未和「里」字,诸注指二便言。今人一见麻、桂,不问轻重,亦不问温覆与不温覆,取汗与不取汗,总不敢用,皆因未究仲景之旨。
或方书不足凭,而他有秘授欤,奚与诸医殊致也。卫强即阳浮,荣弱即阴弱,彼此互言而互相发明者也。
气盛有余,则肩背痛,风寒,汗出中风,小便数而欠;虚则肩背痛寒,少气不足以息,溺色黄变,卒遗失无度。盖膀胱者肾之府也,肾主二便,开窍于二阴,利小便者,令藏府各司其事,庶水谷分而下利自止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