观太阴篇云:伤寒医下之,续得下利清谷不止,身痛者,急当救里,宜四逆汤。经曰:邪气盛则实,精气夺则虚。
或有别证,于前随证治病药内选用,分凡眼暴发赤肿,以防风、黄芩为君,以泻火;以黄连、当归根和血为佐,兼以各经药用之。如无他证,钱氏地黄丸主之。
今但内热而无外寒,故不用姜桂。太阳病三日,发汗后热不解,若仍阵阵发热有汗而不解者,是太阳表证未罢也,则当以桂枝汤和之。
心中结痛过下里寒也,故曰未欲解也。起视皮肤之红,皆已冰释,而水泡疮亦尽敛矣,后亦不服他药。
魏荔彤曰:人知此条为辨结胸,非指藏结而论,不知正谓藏结与痞有相类,而与结胸实有不同。今发汗后不恶寒,但恶热,则是胃实也,故与调胃承气方有执曰:发汗后不恶寒,其人表气强也。
肾、膀胱∶味,苦补、咸泻。汗出解后,胃中不和,饮食搏结,故心中痞□。